大花黄牡丹相关论文
【目的】对3种野生牡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与分析,明确关键挥发性成分及释香部位,为指导牡丹花香育种、探索花香遗传规律等后续研......
结合一测多评(QAMS)和指纹图谱建立大花黄牡丹种子的质量评价方法,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评价。采用Agilent DB-FATWAX柱(0.25 mm×......
大花黄牡丹(Paeoni ludlowii)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同时兼具观赏价值、药用价值,是极为珍贵的植物资源和育种材料。为了充分利用大花......
2019-2020年观察河南省栾川县引种栽培的西藏特有植物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开花过程和访花昆虫,计算花粉-胚珠比(P/O)和杂......
通过野外调查、引种试验,对大花黄牡丹与黄牡丹的形态特征、生长和繁殖特性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在植株高度、心皮数......
黄牡丹和紫牡丹(亦称滇牡丹)以及大花黄牡丹是中国特有的种质资源,具有极高的育种价值和观赏价值。本文在考察黄牡丹、紫牡丹和大......
大花黄牡丹分布在我国西藏东南部,育种价值和观赏价值较高。本文初步分析了大花黄牡丹的生境特点和导致大花黄牡丹濒危的自然因素......
【目的】对不同居群大花黄牡丹油脂成分进行评价,揭示该种是否适合作为油用牡丹开发的新材料。【方法】使用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对......
探索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运用于大花黄牡丹的繁育,以期提高其成苗率并缩短育苗周期。将分离出的种胚直接接种到添加有植物生长调节......
<正> 通过小规模的异地移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在西藏得到保护。大花黄牡丹是我国8个牡丹种之一,花朵绚丽动人......
大花黄牡丹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东南部地区,具有较高的育种和装饰价值。由于人为破坏,大花黄牡丹种群严重缺乏苗木,种群呈现老龄化......
【目的】明确大花黄牡丹花粉萌发准确测定的方案,比较不同贮存条件和处理温度对花粉寿命的影响,确定花粉短期、中期、长期贮存的适......
以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山南居群和林芝居群的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种皮、胚乳水浸提物对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保护酶......
本文经过反复实验摸索,在没有液氮的情况下,改良了常用的总DNA的提取方法~SDS法和CTAB法,用这两种方法成功的提取了大花黄牡丹(Paeonia ......
通过对比干旱胁迫不同时间段0 d(CK)、15 d、30 d对2种高原牡丹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征的差异变化,为培育高原牡丹耐旱品种以及高产栽......
大花黄牡丹为西藏二级濒危植物。由于其结籽率、种子自然萌发率、种子幼苗转化率都很低,致使大花黄牡丹种群数量极度濒危,同时加之......
以西藏特有濒危藏药材大花黄牡丹为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花黄牡丹不同组织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的ITS(Internal transcri......
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为西藏特有种,主要分布在林芝地区米林县境内,属于芍药属(Paeonia L.)牡丹组植物Sect.Moutan,落叶亚......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大花黄牡丹根、茎、叶柄进行形态解剖学观察。研究表明:营养器官的周皮和木纤维发达,形态结构特征表现出对生......
介绍了西藏大花黄牡丹生物学与生态学特点,总结了其资源保护措施,并提出资源开发利用建议,以期有效保护西藏大花黄牡丹这一濒危植......
应用SRAP标记对西藏特有植物大花黄牡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用16对引物从5个自然居群79个单株中共检测到396个有效位点,其中多......
以9月采收于西藏林芝县、米林县并经自然晾干、室内储存3个月的大花黄牡丹种子为材料,研究温度、GAs、乙烯利等处理对种子休眠的解......
西藏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拔2 900~3 200 m的雅鲁藏布江红河谷和林缘坡麓次生灌木林。......
在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生境地群落学调查的基础上,划分生境地群落类型,分析生境地群落特征,探讨大花黄牡丹与生境地群落特征的相互......
牡丹皮是我国传统中药材,《神农本草经》记载味辛、寒,无毒。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仅见于西藏东南部......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种植年限的大花黄牡丹光合特性的差异,选用2a生、3a生、多年生(15a)大花黄牡丹为材料,测定其叶绿素含量、气体......
为珍稀濒危物种大花黄牡丹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网捕等方法捕捉大花黄牡丹访花昆虫,研究其种类、访花行为及日活动规律。结......
通过对西藏大花黄牡丹种子的不同处理,分析研究其出苗率、出苗期、一年生苗地上部分生长、一年生苗地下部分生长影响,提出西藏大花......
探讨大花黄牡丹开花过程中花部表型的变化及开花物候,并运用相对开花强度、开花同步性等开花物候指数分析开花物候对其生殖的影响......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牡丹从药用到观赏栽培,再到今天色彩斑斓的园艺品种,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你游走于牡丹花丛,品味着牡丹的别样清香和眼前的姹......
对大花黄牡丹叶片下表皮上的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孔沿叶脉两端均匀分布,在前3个发......
牡丹为原产于中国的世界名花,自古以来,牡丹就以其丰富多彩的花色,变幻无穷的花型,雍容华贵的仪态,不畏强权的气节而著称于世,被誉为“花......
大花黄牡丹是西藏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分布区狭窄,分布区面积不足10 km2;数量少,仅有6 000~7 000丛(株).在大花黄牡丹自然分布的3个......
<正>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隶属于芍药科,为落叶灌木,基部多分枝而成丛,高1~2.5 m,最高可达3.5 m。叶为2回3出复叶,两面无毛......
期刊
【目的】对不同居群大花黄牡丹油脂成分进行评价,揭示该种是否适合作为油用牡丹开发的新材料。【方法】使用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
采用研磨法从健康大花黄牡丹的根、茎、叶柄、叶和种子中进行菌种分离,依据其形态、培养特征及其他生物学特性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
以滇牡丹和大花黄牡丹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两者间花特征和访花昆虫的变化及表型选择。结果表明:1访花昆虫主要类群包括蜂、蝇、蚁......
旨在探索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发生变异(花瓣重瓣化/抗性增强)是否与它的光合特性有关。分别选取大花黄牡丹变异材料AS和......
以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dlowii)为试材,利用孔雀绿一酸性品红测定法检测了两个居群37个个体的花粉育性,结果发现居群之间育性没有显著......
运用种群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生殖力表和Leslie矩阵模型,研究了西藏特有的濒危植物大花黄牡丹种群数量动态过程。静态生命表和......